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賦能,政務與法律服務正迎來智能化轉型的關鍵節(jié)點。青島市公安局黃島分局(以下簡稱黃島公安分局)率先推出AI數字人警官,用以線上普法、安全提醒及新聞播報等;北京市朝陽區(qū)率先推出北京首個社保數字人“朝保寶”,以24小時全天候服務破解政策咨詢痛點;上海市則通過法治文化節(jié)中的AI普法創(chuàng)新,將法律條文轉化為通俗案例,顯著提升公眾法治意識。這幾個城市的實踐,標志著AI數字人正從單一場景向多領域“破圈”,成為提升政務服務效能與法治宣傳效果的新生力量。
黃島公安分局打造的其中一個AI數字人警官
青島:數字人警官上線,普法及宣傳數字化創(chuàng)新
今年春節(jié)期間,黃島公安分局推出的AI數字人警官正式上線,圍繞“煙花爆竹禁燃禁放”“交通安全出行”“食品藥品安全”“新春安全秘籍”等多個主題進行了安全提醒和宣傳。
黃島公安分局與青島財經日報社合作,打造數字新聞直播間、數字反詐課堂及數字普法講堂,采用AI人工智能技術,克隆民警的形象和聲音,制作數字人警官。
AI數字人警官作為數字化創(chuàng)新的重要成果之一,正在警務工作中展現出效能。未來,AI數字人警官的應用場景會越來越多,其與人工警力的協(xié)同模式將更趨成熟。
AI數字人警官克隆現場
北京:“朝保寶”上線,社保服務“觸手可及”
2024年4月,北京市朝陽區(qū)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正式啟用“朝保寶AI數字人”,成為北京首個實現社保政策智能咨詢的數字人。該數字人以漸變色卡通形象示人,支持語音交互與模糊查詢,群眾僅需說出“朝保寶你好”即可喚醒服務。
其核心能力源于三大創(chuàng)新:知識庫擴容、多渠道接入及形象親和化,成為朝陽社保的“數字代言人”。
朝陽區(qū)社保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朝保寶”的上線不僅緩解了人工咨詢壓力,更通過標準化回答減少政策理解偏差,助力社保服務提質增效。未來,該數字人還將探索與政務APP、智能終端的深度融合,進一步拓展服務場景。
上海:“數智普法”創(chuàng)新,法律知識“活”起來
在2024年上海法治文化節(jié)中,AI數字人普法成為亮點。依托AI大模型技術,上海市司法局推出普法數字人“法申申”,通過短視頻、直播等形式解讀法律條文,并結合虛擬現實(VR)技術打造沉浸式普法場景。例如,靜安區(qū)法宣辦運用AIGC技術生成普法漫畫,松江區(qū)推出“AI法務管家”提供合規(guī)經營建議,徐匯區(qū)則通過“法治劇本殺”讓參與者在互動中學習法律知識。
虹梅司法所的“AI數字人普法客廳”更是將反詐宣傳推向新高度。體驗者可與數字人“虹梅小‘ai’”對話,身臨其境模擬刷單返利、冒充客服等詐騙場景,通過即時反饋強化反詐意識。這種“互動+教育”的模式,使普法效果提升40%以上。
智能化轉型的深層價值
從社保咨詢到普法宣傳,AI數字人的應用不僅提升了服務效率,更重構了政民互動模式。專家指出,AI數字人的“破圈”實踐,本質是政務服務從“被動響應”向“主動服務”的轉變。未來,隨著多模態(tài)交互、情感計算等技術的成熟,數字人或將成為政策宣講、矛盾調解等場景的核心載體,推動法治社會與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張海杰
責任編輯:李賽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