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一群充滿好奇心的青版財經(jīng)小記者們踏上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研學(xué)之旅,他們的目的地是位于青島市北區(qū)館陶路49號的道路交通博物館。這座博物館猶如一座時光寶庫,承載著我國道路交通的發(fā)展歷程和珍貴的歷史記憶。
小記者合影留念。
小記者積極舉手,參加采訪活動。
當小記者們抵達博物館時,他們興奮地聚集在一起,留下了珍貴的合影,記錄下這充滿意義的時刻。
李老師向小記者們介紹博物館的情況。
認真聽講的小記者們。
李老師介紹最早的駕駛證。
小記者了解放前的道路交通情況。
小記者了解新中國成立后的交通情況。
用汽車零件組裝的椅子。
小記者了解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公路的快速發(fā)展情況。
在講解員老師的引領(lǐng)下,小記者們首先步入了道路交通博物館。這里仿佛是一條道路交通的歷史長廊,一件件展品如同歲月的見證者,靜靜地訴說著過去的故事。古代的馬車、百年前汽車的原比例模型等展品吸引著小記者們的目光。他們仿佛穿越時空,親眼目睹了道路交通的演變。通過實景還原、藏品展示和圖片講解,小記者們深入了解了我國道路交通運輸?shù)陌l(fā)展歷程,尤其是青島作為近代中國道路交通運輸發(fā)祥地的獨特地位。他們了解到,中國第一條汽車公路——青島臺柳路于1905年貫通,1907年青島開通了中國第一條城市客運線路,而1910年中國最早的汽車站——館陶路汽車站就在這里誕生。
小記者們參觀紅石精神文化館。
小記者了解人民英雄紀念碑。
小記者觀看還原石料開采時的情景。
在紅石精神文化館,小記者們被一幅幅紀實圖片、一件件館陳文物和一個個生動故事所吸引。1953年,城運集團的前輩們肩負起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心石運輸?shù)闹厝危_啟了共和國第一碑——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心石搬運工作。在當時艱苦的條件下,開采并運輸這樣一塊巨石面臨著重重困難,但運輸工作者們憑借著“艱苦創(chuàng)業(yè),百折不撓,萬眾一心,無私奉獻”的紅石精神,成功完成了任務(wù),鑄造了新中國道路運輸史的永恒經(jīng)典。小記者們近距離觀看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心石運輸時的珍貴照片、運輸任務(wù)時所使用的工具,以及還原運輸場景的實景展示,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先輩們的艱辛與付出。他們深刻領(lǐng)悟到,正是這種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為了國家的發(fā)展和進步而努力奮斗。
小記者觀看人民英雄紀念碑模型。
小記者觀看介紹人名英雄紀念碑碑心石開采的紀錄片。
在參觀過程中,小記者們積極提問,與講解員互動頻繁。他們紛紛舉手,向講解員請教各種問題,展現(xiàn)出了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歷史的敬畏。講解員耐心地解答著他們的問題,使他們對道路交通的發(fā)展和紅色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小記者回答問題。
通過這次參觀,小記者們不僅增長了見識,拓寬了視野,還深刻感受到了紅色精神的偉大力量。他們紛紛表示,要將所學(xué)的知識分享給身邊的同學(xué),讓更多的人了解道路交通的發(fā)展歷程和紅色精神的內(nèi)涵。
青島道路交通博物館的這次研學(xué)活動,為小記者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學(xué)習(xí)機會,讓他們在參觀中感受歷史,在體驗中學(xué)習(xí)知識,在互動中傳承精神。相信這次經(jīng)歷將成為他們成長道路上的一筆寶貴財富,激勵他們不斷努力前行。
青島財經(jīng)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盛軍
責(zé)任編輯:崔現(xiàn)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