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部官方微信公眾號在周末推出“各地國家安全機關工作展示”欄目,重點介紹各省級國家安全機關工作的特色做法、創(chuàng)新舉措和實踐成果。本周末內容由廣東省國家安全廳帶來,歡迎關注!
女研究員赴境外留學攻讀碩士學位期間,“邂逅”一名情人,為其甘當間諜17年,甚至將丈夫也拉下水……這不是電影情節(jié),而是央視《法治在線》報道過的一起真實案例。
近日,廣東省國家安全廳以真實案例為原型,改編推出微電影《陷阱》,講述了一名海歸女研究員在境外讀研期間被境外間諜人員設計拉攏、步步淪陷,不斷出賣我國涉密信息,用多種手段竊取軍港秘密,最終被繩之以法的故事。
一場離奇的車禍
女研究員鄭燕在國外讀研期間,遇到了一場離奇的車禍。那場車禍,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鄭燕是某設計院的助理研究員,與丈夫張桐夫妻恩愛?;楹螅畠簞偝錾痪?,鄭燕成功申請到了出國讀研的機會。她不知道的是,這次機會其實是一個陷阱。
在國外讀研期間,鄭燕突遇車禍,醒來后,熱心的導師給他介紹了自己的學生阿Ken,稱是阿Ken路過并送她來醫(yī)院的。住院期間,阿Ken無微不至地照顧鄭燕,兩人越走越近……
一場不簡單的交易
得知鄭燕正在為房租的事發(fā)愁,阿Ken主動提出,自己有個朋友在國內做海洋勘探項目的商業(yè)評估,可以有償幫忙收集一些資料,還稱這些資料只是一些基礎數(shù)據(jù),僅作商用參考,不會外傳。
巧的是,鄭燕正好在國內做過這方面的研究,相關資料都是內部資料。鄭燕也有猶豫,但經(jīng)不住阿Ken的一番勸說,便將相關資料整理后給了對方。
阿Ken又向她拋出橄欖枝稱,很多同學都兼職為咨詢公司做基礎調研和資料搜集,可以介紹她去做兼職。
一次次交易中,鄭燕為金錢淪陷了,也為阿Ken淪陷了,越發(fā)賣力地為對方提供“內部資料”。
一場泄露國家秘密的騙局
鄭燕的丈夫張桐在某管理部門任職,負責大型勘探項目的審查。為了竊取更多的涉密信息,鄭燕打起了丈夫的主意,百般游說他將自己工作涉及的涉密資料給她作為研究參考。
回國后,妻子總有意無意間打探起他工作的項目情況,尤其對建軍港非常感興趣。他還沒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步步走入妻子設下的陷阱。
專案組在排查中發(fā)現(xiàn),張桐的電腦鼠標和佩戴的眼鏡都有問題,正是這兩件不起眼的小物件,泄露了大量秘密信息。
他這才如夢初醒,鼠標和眼鏡都是妻子送自己的禮物,原來自己早已落入了妻子精心布置的陷阱。
最終,國家安全機關依法將這對夫婦抓獲,揭開了這個陷阱的真面目——原來,從鄭燕申請出國讀研究生時起,她就被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盯上了。他們從鄭燕的入學資料中知道了她和丈夫的職業(yè),就開始有目的地接近她并設下重重圈套。車禍也是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人為制造的,甚至連她的情人阿Ken和她的導師都服務于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他們的最終目的,就是利用她獲得我國海洋領域的情報。
國家安全機關提示
《反間諜法》第四條規(guī)定: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實施或者指使、資助他人實施,或者境內外機構、組織、個人與其相勾結實施的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的活動,屬于間諜行為。
《反間諜法》第十四條規(guī)定:任何個人和組織都不得非法獲取、持有屬于國家秘密的文件、數(shù)據(jù)、資料、物品。
《反間諜法》第十五條規(guī)定:任何個人和組織都不得非法生產(chǎn)、銷售、持有、使用間諜活動特殊需要的專用間諜器材。
間諜行為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反間防諜,人人有責。如發(fā)現(xiàn)間諜行為,可通過12339舉報受理電話、網(wǎng)絡舉報平臺(www.12339.gov.cn)、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舉報受理渠道或者直接向當?shù)貒野踩珯C關進行舉報。
來源:國家安全部官方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