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一老一少”重點人群開展金融知識教育,是銀行業(yè)金融知識普及宣傳活動的重點工作。建設銀行青島市分行(以下簡稱青島建行)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面向高校大學生和中小學學生,開展送金融知識進課堂活動,幫助學子建立正確的金融理財觀念,助力青少年全面成長。
聯(lián)辦“大學生金融文化節(jié)”,營造理性消費校園
青島建行按照銀行業(yè)“大學生金融文化節(jié)”活動安排,聯(lián)手島城其他金融機構,常態(tài)化到山東大學青島校區(qū)、青島大學、農(nóng)業(yè)大學、理工大學、黃海學院、遠洋船員學院等高校,開展送金融知識進校園活動。其中,山東大學青島校區(qū)是青島建行牽頭結對的高校,到2021年青島建行已連續(xù)5年到該校開展金融知識宣傳活動。宣傳對象以入校新生為主,青島建行工作人員在提供激活銀行卡、手機銀行的同時,主動宣傳個人金融信息保護、防范電信網(wǎng)絡詐騙、警惕“校園貸”風險以及新版人民幣防偽、個人反洗錢等金融、消保知識,幫助大學生在獨立接觸金融服務的初始,就接受理性的消費理念,樹立金融風險意識。
打造“中學生職業(yè)體驗基地”,培植金融為民初心
近兩年,青島建行先后掛牌建立嶗山區(qū)“金融消費教育基地”和“青島二中學生職業(yè)體驗基地”,采取“迎進來、走出去”等方式,面向中學生開展金融知識宣教活動,培植青少年學生的金融素養(yǎng)與初心。在“金融課堂”上,青島建行的工作人員從原始社會以物換物交易講到貨幣的產(chǎn)生,從電子支付講到金融是整個經(jīng)濟發(fā)展的血脈,激發(fā)起同學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工作人員還為同學們介紹了一段紅色金融歷史——井岡山紅軍造幣廠的故事,探本溯源紅色金融的起點與初心,加深同學們對黨中央“金融為民”理念的理解。
牽手“小記者金融參訪團”,放飛金融夢想翅膀
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每年3月初,青島建行都會接待來自島城多所學校的小學生——“小記者金融參訪團”。盡管已經(jīng)很少使用紙幣了,但是第五套人民幣密密麻麻的知識點,還是讓小記者們大開眼界。今年的參訪活動,青島建行的工作人員通過圖文并茂的PPT和真幣實物展示,為小記者們詳細介紹了2005版第五套人民幣所蘊含的妙趣橫生的歷史地理和高科技防偽知識。比如,5元紙幣的正面花卉圖案是水仙,葉姿秀美,亭亭玉立,雅號“凌波仙子”;背面圖案是泰山,采用了空間“蒙太奇”手法,把“五岳獨尊”的石刻和泰山主峰兩個場景放在一起,而在現(xiàn)實中是看不到這一景觀的,小記者們沉浸在詩情畫意的境界中。而新版人民幣防偽技術:透光數(shù)字、光變油墨數(shù)字、隱形面額數(shù)字、雙色異形橫號碼、雕刻凹版印刷、磁性開窗安全線、縮微全息圖案、陰陽互補對印圖案以及白水印……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驚奇不已。工作人員還帶領同學們參觀了青島市數(shù)字人民幣展示體驗中心,在工作人員指導下互動體驗,感受在5G時代人民幣將以“數(shù)字人民幣”的方式,“隱身”于公共交通、餐飲文旅、商超百貨、遠程醫(yī)療等廣泛的應用場景中,無所不在地服務于我們的生活。
金融知識浩如煙海,青島建行工作人員貼近生活講其精華,同學們像海綿一樣悄然吸收,不斷培育金融服務大眾、助力美好生活的“種子”發(fā)新芽、展新姿。
青島財經(jīng)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張吉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