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提出扎實做好民生實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激發(fā)和匯聚強大的人民力量。今年以來,青島市即墨區(qū)環(huán)境提升辦堅持以農村人居環(huán)境整治提升工作為牽引,以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chuàng)建活動為契機,指導各鎮(zhèn)街以組織開展轄區(qū)村莊弱電線路整治工作為重點,全面推動整治“空中蜘蛛網”,努力構建村莊“美麗天際線”。北安街道此項工作走在前列,在人居環(huán)境整治過程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突出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把群眾請上舞臺,站上C位,從最現(xiàn)實最直接的問題“空中蜘蛛網”入手,讓人居環(huán)境整治工作匯民智、聚民心、為民生。
一大早,北安街道譚家疃村村口的集市就開張了,米面糧油、日常用品、瓜果蔬菜一應俱全。村民馬新初打包裝袋、掃碼收錢,忙個不停,“村里基礎設施齊全,趕個集都方便了很多。我在村里住了幾十年了,以前村里的路泥濘不堪,頭頂上成片的“蜘蛛網”,現(xiàn)在路寬了也平了,“蜘蛛網”也消失了,連樹木都修剪的漂漂亮亮,我和老婆子別提有多高興了”。
62歲的譚啟德買了一瓶油,順手捎上五個脆生生的大桃子。說起現(xiàn)在的生活,他嘖嘖稱贊:“以前村里的線路亂糟糟的,電話線、寬帶線、各種電線纏繞在一起像“蜘蛛網”一樣,有些電線還垂在半空中,家里小孫子上街玩我都后怕?,F(xiàn)在經過專業(yè)人員清理改造后,整齊美觀了,也安全多了。現(xiàn)在咱農村人的日子和城里人一個樣!”
“越來越美的村莊環(huán)境,越來越便利的生活圈,還有這蜘蛛網變身的五線譜,都是大伙一起干出來的”譚家疃村黨支部書記劉衛(wèi)華說,從人居環(huán)境整治工作開展以來,村里的黨員干部帶頭,從小胡同、溝塘河渠、房前屋后逐項清理,今年根據(jù)村民需求,按照“去除廢線、歸并散線、合理入地、管線成景”的施工原則做到了村莊線纜強弱分設、入管入盒、標示清晰、牢固安全、整齊有序、美觀協(xié)調的效果,全村共計約拆除廢舊棄用線纜 17000米,更換新增線纜20000米。村民看在眼里,也紛紛跟著行動起來。
今年以來,北安街道遵循“劃片分區(qū)、標桿引領、由易到難、統(tǒng)籌推進”的原則,按照“橫平豎直、捆扎齊順、剔除舊線、整治飛線、強弱同改、合理入地、管線成景”的標準,開展了農村人居環(huán)境村莊弱電線路整治工作。針對整治工作任務重、涉及范圍廣、時間緊等問題,北安街道結合實際,按照從難到易、梯次推進的原則,以譚家疃網格村、郭家莊網格村等部分網格村莊為先行試點已完成整治工作。后期,我們將構筑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緊密聯(lián)動的體系在全處面上推進相關工作,不斷完善村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環(huán)境,始終做到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效果,解開人民群眾的“心頭結”。
保障和改善農村人居環(huán)境沒有終點,只有連續(xù)不斷的新起點。北安街道開展農村弱電線路專項整治是人居環(huán)境精細化管理之需,更是打造村民舒適宜居環(huán)境之需。北安街道將主動配合,全力做好轄區(qū)空中線路整治工作,全力消除安全隱患,全面推動整治“空中蜘蛛網” ,努力構建村莊“美麗天際線”。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實習記者 毛梓軒 通訊員 姜美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