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習近平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痹谥袊伯a黨領導人民光輝奮斗的歷史進程中,有多少錚錚鐵骨的志士如這首漢代樂府詩所寫,離家千萬里,只能依靠一封薄薄家書傳達報國之志、思念之情?
在青島出版集團《小葵花》雜志正在連載的紅色主題專欄“給孩子讀紅色家書”中,我們可以讀到李大釗、瞿秋白、鄧中夏、劉伯堅、惲代英、向警予、毛澤民、夏明翰、左權、趙一曼十位革命先烈寫給父母、妻兒或親友的家書,以及與之相關的革命成長故事。這些簡潔、質樸、樂觀、堅毅的文字,仿佛夾雜著硝煙,裹挾著我們的閱讀情感和思維,回到近百年前中國共產黨成立早期那個嚴酷和理想高揚的年代,傾聽他們對家人好友的綿綿細語,諄諄告誡。
春風化雨潤家國
趙一曼和兒子寧兒
寧兒,母親對于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母親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沒有再見的機會了。希望你,寧兒??!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
我最親愛的孩子??!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這是趙一曼寫給八歲兒子寧兒的一封家書。趙一曼曾輾轉上海、宜昌、南昌等地,做黨的機關交通聯(lián)絡工作。革命戰(zhàn)爭環(huán)境下,獨自帶著孩子的趙一曼多次逃過反動當局的追捕,毫不含糊地完成黨組織交給她的工作。但隨著寧兒越來越大、斗爭環(huán)境越來越危險, 1930年4月,經過組織同意,趙一曼把八個月大的寧兒送到親戚家撫養(yǎng)。
母子分別之前,趙一曼抱著寧兒來到照相館,坐在高背藤椅上照了一張合影。照片中,趙一曼梳著短發(fā),身著短裝旗袍,目光溫柔恬靜,一只手托著寧兒的小手,懷中寧兒則滿眼好奇地看著這個世界。這張照片是母子倆唯一的合影。
1936年8月2日,烈士趙一曼被日本帝國主義者殺害了。在駛往刑場的馬車上,傷痕累累的趙一曼向敵人要來了紙筆,給遠隔天涯的兒子“寧兒”留下了這封特殊的家書。
這里面滿是對孩子的不舍與思念,但這卻絲毫沒有動搖自己抗戰(zhàn)的決心和對祖國光明未來的信念,最后,思念之情化為對寧兒成長的期盼,相信他在革命勝利、國家富強之時會有美好的未來。國是千萬家,有國才有家,這通俗簡單、眾口相傳的道理唯有在實際行動中得到最深刻的闡釋。
“給孩子讀紅色家書”專欄每一章都以家書為引,字里行間,或于革命征程中流露思鄉(xiāng)柔情,或于臨危險境中激勵后人,或于錚錚誓言中彰顯決心。
一句囑托,一聲吶喊,一段表白,感人肺腑,能夠觸及到蒙昧之中的靈魂。這是因為,在質樸的文字中蘊含的是中國共產黨成立早期革命先烈單純無私、堅定不移、為國為民的信仰!理想教育,信念教育,最能催人奮發(fā),卻正是當今青少年精神深處最缺乏的東西。
讀紅色家書,訴家國情懷
“讀紅色家書,做家國棟梁”主題讀書活動
歌德在他的《格言和感想集》中說:“歷史給我們的最好的東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熱情?!?/p>
青少年對黨史的閱讀學習,不應只是符號化地記住年代、人物、事件,如果編輯引領讀者用共情之心去閱讀這些偉大的人物,閱讀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可歌可泣的經歷,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距離我們是如此之近,仿佛可以感受他們親切的呼吸,自信的微笑。紙上的黑白文字頓時化為具有高尚情感的生活,而彼時他們的信念從一顆火種開始,在今天的我們心中熊熊燃燒!
“給孩子讀紅色家書”專欄刊登之后,編輯部與中國少年兒童發(fā)展服務中心聯(lián)合推進“讀紅色家書,做家國棟梁”中小學校園活動,先后赴青島市實驗小學、青島銀海學校、青島長泰學校以及濰坊、煙臺的10余所學校,以主題班會的形式,為孩子講述革命先烈的成長可歌可泣的事跡,引導孩子朗誦紅色家書,并結合新時代的發(fā)展,暢談自己的理想抱負。
各地少年兒童閱讀“給孩子讀紅色家書”專欄后,反響熱烈,編輯共收到讀者反饋的讀后感120余篇,以及多所學校推薦的朗誦視頻。
1937年9月,率部東渡黃河的八路軍總部部分領導人朱德(左三)、任弼時(左二)、左權(左一)和鄧小平(左四)在渡船上。
想來太北長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她在保育院情形如何?你是否能經常去看她?來信時希多報道太北的一切……
重復說,我雖如此愛太北,但如時局有變,你可大膽的按情處理太北的問題,不必顧及我,一切以不再多給你受累,不再多妨礙你的學習及妨礙必要時之行動為原則。
志蘭!親愛的,別時容易見時難。分離二十一個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愿在黨的整頓三風下各自努力力求進步吧!以進步來安慰自己,以進步來酬報別后衷情。
這是左權同志在犧牲前三天給妻子寫的一封短信中部分內容。在“讀紅色家書”活動中,經過師生聲情并茂地朗誦,左權同志對孩子真摯的愛、對妻子的體貼、對革命的堅定信念一一具象化展現(xiàn),烈士的英雄形象穿過歷史的風雨煙云,生動地樹立在我們面前。
在歷史虛無主義者絞盡腦汁否定無產階級革命、社會主義建設的時候,李大釗、瞿秋白、鄧中夏、劉伯堅、惲代英、向警予、毛澤民、夏明翰、左權、趙一曼十位先烈的家書,是揭穿謊話、粉碎黑暗的光明誓言?!督o孩子讀紅色家書》將革命理想,斗爭意志,家庭情義、兒女之憐融于簡短的文字中,不正適合當今和平而富足的年代,兩代三代人捧書圍坐,讀之懷之,既而長喟慨嘆?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