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麥秸草留在在地里,亂糟糟的,種下一茬農作物之前清理很麻煩,現在好了,政府不僅幫著處理,而且管得嚴,不讓在地里燒,起到防火作用,真是一舉兩得啊?!?月22日,在膠州市鋪集鎮(zhèn)崔家河村,村民劉洪茂拿著鎮(zhèn)政府剛發(fā)的的秸稈禁燒明白紙,樂呵呵地說。
長期以來,由于各種原因,小麥等農作物秸稈被丟棄田間地頭溝渠內或被隨意點火焚燒,這些現象成為農村基層工作的‘老大難’問題。而且傳統的秸稈還田,不僅變成了各類病蟲的藏身之地,更會對后續(xù)玉米等作物種植造成影響。
今年,膠州市將“小麥秸稈還田”列入了政府實事,對秸稈進行了優(yōu)化處理,依托“智慧農機遠程作業(yè)監(jiān)控平臺”,350臺符合條件的“雙軸秸稈還田機”統一安裝滅茬智能檢測儀,實施20萬畝小麥秸稈還田作業(yè)項目助力秸稈禁燒。選用機械作業(yè)后,秸稈粉碎長度不大于10厘米,滅茬后秸稈與土壤混合均勻、根茬掩埋深度不小于3厘米。
“小麥收獲后,做滅茬處理,可以把雜草粉碎,把里面的蟲子殺死。在作物生長過程中,原本需要打兩遍除草劑,這樣一來,只需要等長完苗后打一遍除草劑就可以了,為農戶節(jié)省了開支。”青島功祥農機專業(yè)合作社社長孫功祥介紹說。
不僅如此,夏收期間,膠州市“雙向發(fā)力”做好秸稈禁燒和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嚴格落實“部門、人員、任務、措施、獎懲”五到位,在涉農鎮(zhèn)街的主要交通要道、集貿市場、田間地頭處處可見有關秸稈禁燒的宣傳橫幅,宣傳車巡回檢查,村里大喇叭在三餐時間滾動播放秸稈焚燒的危害及處罰措施。在高頻宣傳全覆蓋的同時,膠州市成立由青島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膠州分局、市公安局、市農業(yè)農村局、市綜合行政執(zhí)法局4個部門組成的市級秸稈禁燒督導組,切實做到有火必查、有煙必禁、有灰必究,實施網格管理全動員、巡查值守全時段。
“我們強化各項責任落實,對不落實禁燒責任的單位和個人,一旦發(fā)生露天焚燒火點或者黑斑,嚴格按照原因不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得不到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不落實不放過、教訓不吸取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處置,用鐵的紀律實現了夏收夏種工作‘不著一把火,不冒一處煙’的秸稈禁燒目標,夏糧豐收‘顆粒歸倉’?!鼻鄭u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膠州分局局長杜潤生說。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辛小麗 通訊員 王雪妍 李祎銘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