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山東文藝出版社曾出版過一部長篇小說《夜潮》,作者是當時在青島社會科學院工作的梁修。這部長篇小說反映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青島共產(chǎn)黨地下組織的抗日斗爭生活,顯然包含著作者梁修及其家人的生活經(jīng)歷。我岳母機緣巧合,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與梁修及其家人有過密切的關系,從而成為“夜潮”中的一朵小浪花。
我岳母出生于1919年,她年輕時跟著她的二哥、三哥,從安丘農(nóng)村來到青島成為青島冀魯針廠的一名工人??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岳母和岳父一起曾跟隨針廠輾轉香港、上海,后因上海淪陷,生計艱難,1943年我岳父先回到青島投奔親戚,岳母隨后也回到青島與我岳父團聚。就在回青島的船上,她認識了梁修的姐姐梁青。
岳母作為一個窮工人,當時買了一張統(tǒng)艙船票坐統(tǒng)艙。在甲板的船舷旁,她看到一個坐三等艙的穿著時髦的小姐頻頻地打量她。那時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們之間是小心的,是充滿疑慮和戒備的,岳母作為一個沒見過大世面、沒有文化的窮女工在那位小姐的頻頻打量下很有些局促不安。那位小姐很快就坦誠、熱情地和我岳母攀談起來,并介紹了自己的姓名,說她家也住青島,孤身一人從上海回青島探親,因旅途寂寞、孤單,很想與她認識,結伴同行。那時我岳母還年輕開朗,非常高興能和梁青認識,并且很快就相熟了。當梁青知道我岳母回到青島后尚無住處,執(zhí)意讓我岳母和岳父一起住到她家的一間閑房里,并聲稱不要房租。我岳母意外地高興,當然就同意了。
梁青家住一幢二層小樓房,座落在東光路上。那幢小樓房外墻皮有不少脫落之處,門窗也有些破損,像年久失修的樣子,在樓房鱗次櫛比的居民區(qū)絕不會引人注目。這樓房的主人是梁青的母親梁太太。她有六個子女,梁青是她的二女兒,在上海工作。這次回青島是看望她母親,很快又要回上海。家中還有梁太太的一個小女兒叫梁音,也就是后來的《夜潮》的作者梁修。不過當時她正在上學讀書。梁太太的其他子女都不在身邊,我岳父母也很快住到這個二層小樓的底層的一間閑房里,和梁太太及其小女兒梁音住在一起。
梁太太這里盡管住的人不多,但她家里總是人來客往不斷,并且來去都是匆匆忙忙的,來的人往往直接就到二樓上去,有時半天不下來,顯些是商量什么重要事情。梁太太當時有五十多歲,硬朗、爽快而又善良,總是熱情周到地招呼著來來往往的人,從無懈怠。來客如果到二樓上去時,她總是坐在一樓院子的鐵門門口,警惕地觀察著外面的情況。當時,我岳父母也在這里住下后,我岳父在外頭做工,經(jīng)常不回家,我岳母在家干點零碎手工活,有機會就幫著梁太太招呼客人,也幫梁太太料理家務。盡管我岳母意識到些什么,但是她從來不多說話,也從來不打聽這些客人從哪里來的,是干什么的。原來這里是青島地下共產(chǎn)黨組織的一個機關所在地,梁太太的二女兒梁青就在上海的地下共產(chǎn)黨組織機關工作,和這里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梁太太在這里還曾收養(yǎng)過一個小男孩。我岳父母到這里兩年后,1945年1月,我的愛人就在這里出生了。梁太太收養(yǎng)的小男孩還吃過我岳母的奶,后來知道這個小男孩是一對革命烈士的遺孤。
在抗日戰(zhàn)爭勝利前夕,一個夏天的晚上,地下黨的同志正聚集在二樓上開會,日本的憲兵隊突然來了,“嗵嗵”砸著院子里大鐵門。梁太太和我岳母正坐在樓下院子里拉家常,聽到敵人大呼小叫地砸門,梁太太一面大聲喊著“來了,來了?!保幻嫫疵赜靡粭l長凳抵著門。這時,我岳母有些手足無措,不知道怎樣才好。日本憲兵隊的人終于砸開門,一扇門倒下砸在梁太太的腿上。有一個拿長槍的家伙,還朝著梁太太的腿上狠狠地搗了一槍托。岳母這時已鎮(zhèn)靜下來,放下懷中抱著哇哇大哭的孩子,拼命掀開壓在梁太太腿上的門扇,扶起梁太太送到屋里,并沉著地應付著日本憲兵的盤問。這時,地下黨的同志早已順著二樓后面的陽臺轉移走了,敵人什么也沒有得到,總算有驚無險。這事情發(fā)生不久,日本帝國主義宣布無條件投降,梁太太一家就搬走了,我岳父母自然也另找住處。從此,時移世易,人海茫茫,我岳父母和梁太太一家音訊不通,失去聯(lián)系。
真是無巧不成書,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我偶爾認識了《夜潮》的作者梁修,和她聊起我岳母當年的那段經(jīng)歷。她喜出望外,說她就是當年梁太太的小女兒梁音,梁太太這時已經(jīng)94歲高齡了,仍健在。我當然也很高興,不幾日就陪同我岳母到梁修家看望梁太太。相隔近40年,相見自然感嘆唏噓,悲喜交集。梁太太仍和她的小女兒梁修(梁音)住在一起,仍然住在一幢破舊的二層樓房里。只不過是住在二樓的一個單元房里,梁修已有了一個女兒,已長大成人參加工作了。梁太太的二女兒梁青和他的丈夫朱開印在國家的駐外使館工作,難得回來一次。梁太太腿上的殘疾已導致她癱瘓在床,不過仍然精神飽滿,頭腦清楚,對往事記憶猶新。
就在我岳母看望梁太太不久,梁修的《夜潮》就出版了。過去的事情盡管永遠過去了,但卻長久地留存在人們的記憶里,留存在我們的心上。岳母年輕時的那段經(jīng)歷作為“夜潮”中的一朵小浪花,盡管已消失在歷史的風塵中,但這朵小浪花也曾以它的斑斕色彩映照過時代的光芒。
文/陳祥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