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膠州灣大橋是我國北方冰凍海域首座特大型橋梁集群工程,全長41.58公里,是當時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長的跨海大橋,歷時四年,于2011年6月30日建成通車。大橋的建成,結束了百年來“青黃不接”的局面,進一步完善了青島東西跨海交通網絡,擴大了青島發(fā)展空間,實現了中心灣區(qū)的崛起,是青島交通擎動全面提速的標志。
近日,青島市軍休四中心應山東高速青島公路有限公司邀請,組織軍休干部代表參觀青島膠州灣大橋以及應急調度指揮中心。
一橋飛架南北,海峽變通途。
行駛在膠州灣大橋上,平穩(wěn)快速。這條36.48公里的跨海飛虹,蜿蜒匍匐在膠州灣海面。大橋時而如長虹臥波,緊貼海面,一馬平川;時而似蛟龍出水,接天連云,爬坡俯沖。山東高速青島公路有限公司講解員適時向大家講解著這座堪稱世界橋梁建造史上的奇跡之橋。
膠州灣大橋工程曾創(chuàng)下多項世界之最,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項20項,專利技術51項,中國企業(yè)新紀錄21項。其中“水下無封底混凝土套箱建造技術”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發(fā)明二等獎,科研成果連續(xù)三年榮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第30屆最高國際獎項“喬治?理查德森獎”和《福布斯》“全球最棒橋梁”稱號。香港路隊支部書記顧國忠贊嘆道:“當初國家建設南京長江大橋付出了多少艱辛,才建成一座‘爭氣橋’,現在我們的家門口就有這樣一座世界級的超級工程,這體現了我們國家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斗精神,體現了我國綜合國力、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體現了勇創(chuàng)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氣,是黨堅強領導的時代見證。
一網聯通三地,智能保暢通。
軍休干部們一進入應急調度指揮中心,就傳來異口同聲的贊嘆,一堵面積達50平米的高清晰度、高色彩飽和度的屏幕墻矗立在眼前。大橋上的150余臺監(jiān)控攝像機,24小時不間斷的將道路信息傳送至屏幕墻,使指揮中心可以高效的收集及處理交通事故、應急救援、物品灑落、違章停車、行人上橋等路況信息,在應急情況下能快速的綜合資源及有效反應,保障道路安全暢通。指揮中心打通了氣象預警、電力供應、橋梁結構、收費稽查、咨詢投訴、應急救援等數據壁壘,以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模式,打造“暢、安、舒、美”的行車環(huán)境,護航青島“半小時經濟圈”。臺柳路支部書記鄭成琛稱贊道:“建橋是硬件,服務是軟件,兩手都要抓,兩手都過硬,打通了任督二脈,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大青島?!?/p>
一道跨海飛虹,將碧波化作通途?!爸袊鴺颉钡陌l(fā)展,始終與我國改革開放,以及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相伴相隨,對于中國來說是貫通身體的筋脈竅穴,是促進發(fā)展的加速引擎。而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實施,越來越多的“中國橋”也開始走向世界,中國橋梁已經遍及亞洲、非洲、歐洲、美洲,正在成為一張響亮的“中國名片”,給中國和世界帶去時代的新面貌。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封滿樓 通訊員 劉繼東 鄭薇
請輸入驗證碼